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小狗的名字是襪子(複數)

會看「我與狗狗的十個約定」(犬と私の10の約束)絕對不是(其實就是)單純因為田中麗奈的關係,但是由於其他演員演得太好,反而讓主角變得遜色許多。


受了可魯的影響,日本寵物電影在近幾年來相當盛行,大多內容都是以主人與小狗(也可以代入小貓、小狐狸、小鳥)的互動為主,除了告訴人們養寵物要持之以恆,也用電影來讚揚生命的喜悅與悲傷。這部電影除了小狗薩克斯具有超能力這個賣點之外,另一個重點是身為「母親」的高島禮子所詮釋的這個角色。


不能陪伴女孩長大的母親,用她自己的方法,讓女孩得到母親的教誨。與狗狗的十個約定,並不是小狗自己去跟女孩訂定的,而是透過母親的口,來告訴女孩要好好對待這隻小狗,溫柔的母愛與成功的教育方式,讓失去母親的女孩,仍然能夠感受到母親對她的關懷,全都蘊含在與薩克斯的十個約定裡面。


養育以及教育,永遠是人生中必備的課題,然而社會裡有太多失敗的例子充斥在我們周遭,對於這一點,電影裡也有一個簡單的陳述。當女孩將生活目標從家庭轉為戀愛時,自然而然地開始對會妨礙的老狗產生不耐,也忘記了這隻老狗還是小狗的時候,曾經也是她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家人與親情,偶爾人們也有相同的心情存在,也會同樣遺忘那個一直陪伴在身邊的,最重要的人。(當然在電影裡是狗)


最後,母親與狗都離開了女孩,然而女孩也終於找到了歸宿。成就了母親的心願,也成就了這隻小狗來到齋藤家的任務。幸福的美好,卻也令人感動落淚。



2009/07/25 早知道就不該在公車上看這部電影的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再不快點就來不及了兄弟

今天的午餐電影是搶錢大作戰 (Boiler Room),已經是一部不算新(2000年)的電影了。主角是個很熟的面孔,但是他到底演過什麼我真的都說不出來,然後比較有名的班艾佛列克不是主角,但是台版的封面上他的名字在最前面。


第一次看這部片的時候,是好幾年前在從埔里回台北的國光號上,電影還沒看完,就已經到站了,所以我並不知道結局是什麼。第二次則是在軍中,透過某些管道看這部片,不過當然還沒看完就得上哨,所以我還是不知道結局是什麼。今天終於有幸把這部電影給看完,至少看到結局。


雖然我本人對投資股票一丁點的概念都沒有,但是我家人口有百分之七十五都在股市裡投資,因此我對這部電影也起了一些興趣。故事裡的主角塞斯本來是個年輕的創業家,只不過他的生意是不怎麼合法的地下賭場,因此讓他當法官的老爸很沒面子。後來因緣際會之下,他被挖角到一間投顧公司上班,以他的口才來促使客戶進場,自己再從中抽取傭金。這間公司的傭金利潤超出尋常地高,這也讓塞斯起了點懷疑之心,後來也在有意無意的察訪之下,發現了公司內部的違規秘密,於是他就得在良心以及百萬收入之間做一個抉擇。


這部電影的名氣好像不怎麼高,我想多多少少是劇情安排不怎麼有高潮的關係,再加上音樂相當地平淡,所以這部片我甚至想把它歸類成獨立電影。但是在網路上查詢的結果,這部片的內容還被常拿出來做研究,一方面是商(企)業的探討,另一方面也說到了家庭親情的議題。儘管在亞洲的我們都會覺得老外應該都不怎麼管老子兒子的關係,但事實上,世界上的每個兒子都會在乎父親的眼光,每個父親也會在意兒子會不會有超越自己的成就。


雖然這部電影本身的劇情不錯,但在於不夠具張力的關係下,使得這片成為滄海遺珠,我想應該就是那種教授在課堂上邊播放邊講解,然後學生在底下睡死要不就是趁黑溜走的那種好片。



2009/07/24 然後這部電影的導演出乎意料地,相當年輕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燒死你個●!

最近在玩一款很舊的GBA遊戲,來自有名的撈錢大廠K○EI出的孔明傳
1996年時,在老家不眠不休地南征北討,結果玩了一個晚上都沒破關,
就只好帶著遺憾回到台北,後來這款遊戲也隨著一堆新遊戲的出現而漸漸被我遺忘了。


事隔多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又拿出來重玩,
只不過當年玩的是中文的視窗版,現在玩的是日文的盜...不是,是GBA版。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操作諸葛孔明來指揮大軍復興漢室的遊戲。
遊戲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半AVG的形態,到城裡或是軍帳的四處走走,
買點裝備或是和路人聊天獲得資訊什麼的(而後者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另一部分就是戰鬥,採傳統的回合制棋盤格戰略,孔明動完司馬懿動這樣子,
因此在戰術的安排上,就可以比較簡單地找到圍殺敵人的方法,讓我軍輕鬆大勝。
(不過偶爾敵方也會有奇兵突入,讓我的馬超每場都撤退,結果升不了級)


故事本身的走法也按照三國演義的故事,從孔明出山...不是那個出山,
到赤壁之戰、到南征孟獲,最後北伐魏國,當然日本人最愛的改結局版本也是有的。
只要符合整個遊戲的條件,結局也有可能是孔明滅掉曹魏,最終復興漢室的夢想。


這個遊戲最有趣的部分,是利用道具把內定兵種更換成其他兵種,
例如黃忠本來是弓騎兵,我也可以把他變成山賊,
於是我把演義裡最受歡迎的魏延從騎兵變成帶隻山貓的老虎使,
然後把馬謖給變成一個吹蕭...不是,是軍樂隊(反正後面也是要砍了他,變什麼倒是無所謂)
至於孔明我不敢亂改,畢竟玩到現在遊戲裡就只有這麼一個軍師而已。


由於太過忙碌的關係,現在玩的進度很慢,連十幾年前玩的「七擒孟獲」都還沒玩到,因此我想應該還有一陣子才能好好地寫些感想。不過像K○EI這麼會做三國遊戲,要不是有在看火鳳燎原,我還真以為三國演義是日本人的玩意兒勒!



2009/07/23 這一代的孔明是我見過以來最有型的,因為他沒鬍子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被人類追殺的一天

今天看了一整天的漫畫「彼岸島」
故事非常的曲折離奇,一開始是恐怖漫畫,後來不知怎地就變成了武俠漫畫,當中還牽扯出格鬥以及神奇寶貝對戰的情節。


日本漫畫對於把平凡學生塑造成救世主的包裝方式相當拿手,這部漫畫自然也不例外。一開始主角只是個要去找哥哥然後逃避吸血鬼魔掌的普通少年,後來在因緣際會之下跟著老哥的師父一起修行,成為一個用劍高手,進而成為人類的希望,接下來的演變,他應該會拯救世界。


故事的格局也是從一個小島的村落,延伸到整個島上的好幾個數不完的景點,包括美麗的燈塔、神秘的地下礦坑、學校的廢墟還有不知道哪裡來的村落與村落。本來主角們剛到的地方只有幾隻吸血鬼跟一隻老大,老大還帶了三個還算是小咖的保鑣就大搖大擺地去對付「傳說中吸血鬼最怕的男人」,結果當然是差點老大就被幹掉,整部漫畫結束。幸好吸血鬼老大有拜有保佑大難不死之後變成跟騙人布船長一樣多了十萬個手下,每個手下都還有不一樣的特異功能,這如果不是讓人納悶「為什麼這些手下一開始沒出現過?」就是會有「啊原來反派也是會成長的」這種感慨。總而言之,這個故事的格局越來越大,最後吸血鬼會離開彼岸島然後開始征服全世界這樣的劇情也有可能會上演,那麼真的是畫到幾百集都畫不完了。


當然不管是漫畫還是小說,舖梗是一定要有的基本條件,彼岸島上的故事也不例外,有吸血鬼怎麼被放出來的故事,也有吸血鬼怎麼被封印起來的故事,後面可能也會有吸血鬼是怎麼出來的故事也說不定。這部漫畫有相當多的謎題,當然怎麼樣都不及主角群特有的不死威能這般神奇。有一些題外話是,舖梗的劇情像「天上天下」可以講兩年前的故事講完換講兩百年前的故事,說不定接下來也會有開天之際的故事;而像「獵魔戰記大劍」這種『主角們只是一些戰爭需求實驗裡的產物』的梗,近來也漸漸有流行的趨勢,大概可以讓讀者們感受到主角的憤慨吧!漫畫不得不舖梗,不然就得面臨「一定會有的結局」這種悲慘的命運。(題外話,像「神風」這種明明可以有很多故事的漫畫,反而節奏快到不可思議地,在七集裡就結束了。)


目前看到第廿三集,如果再猛追進度下去的話,我可能會得了跟看「烙印勇士」一樣期待下一集遙遙無期的恐慌症。總之我想這個漫畫應該會畫很久,反正很多有的沒的設定,過一陣子再拿出來威一次,比如說亡者那一類的突變體,可能都被讀者遺忘了。


不過也有可能跟「新暗行御史」一樣,莫名其妙就畫到結局。



2009/07/18 漫畫果然是打發時間最好的工具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暫別了中間人

the Middleman超級英雄(港譯M記特警組)是我近些日子最喜歡的影集之一,但是可能不怎麼對台灣觀眾的味,所以那個「我停留頻率最長」的頻道就把這部影集丟在凌晨一點跟隔天的中午十二點這種完全沒有競爭力的時段播放,導致我每次都要在「熬夜看電視」跟「午飯隨便吃」兩種選擇之間找一個可以順利觀看這部影集的方法。而終於在這個星期呢,第一季播映完畢了,所以我接下來的星期四晚上跟星期五就暫時不需要煩惱睡不好跟吃不飽的問題。


先來介紹一下,the Middleman是一個神秘的組織,專門對付企圖征服或毀滅世界的外星異形、惡魔,以及瘋狂科學家。這個組織不屬於任何機關,武器以及裝備都是直接送到總部門口,沒人知道任務是誰發配的,或是情報資料是哪裡來的,就連幹員的挑選也是一整個沒有邏輯可言,只有幾隻壞了會馬上送來的機器人以及電腦設備。大概可以說是不怎麼考慮背景完全無厘頭式的MXB星際叉警影集版。而道具大部分都是感覺非常假的模型以及在家裡就能做出來的電腦動畫,而劇情也時常惡搞一些經典科幻片的橋段像駭客叉務的白色房間等等,雖然一眼就會令人覺得這真是低成本的假戲碼,但是這也可能就是「真正最有意思的地方」也說不定。


影集的卡司陣容說實在我沒一個是認識的,但是這部戲的特點就是,即使是找一些演技不佳的演員來演,你都會覺得他們是故意這麼選角的。


先來介紹溫蒂的老闆,他是現任的M記特警,沒有說出真實姓名也沒有明確的背景。

肌肉線條優美的他是個正直單純又極具責任感的好人,對於M記特警該有的知識以及訓練也一應俱全,對於部下溫蒂就像妹妹一樣在照顧。最喜歡的電影是牛仔片「單格屠龍」(Ride Lonesome),但是由於工作的緣故,從來沒有一次把這部電影看完過,與溫蒂的室友蕾西有著曖昧卻又不能表達的情感。相當重視工作,最怕在他任內會有造成無法挽回後果的危機出現。


溫蒂沃特森是個不會畏懼現實以及未知生物的畫家,在一次陰錯陽差之下被選為下一任的M記特警,也就是目前M記特警的助手。(大概就是跟MIB裡的J差不多的意思)

正因為她勇敢又大膽的特質,使得世界經常在被毀滅掉的前一刻順利回到和平,儘管溫蒂總是像個菜鳥一般頻頻出錯,但還是表現得可圈可點。因為本身是個藝術家,有時會在任務結束之後,把這一次的感想畫成畫作,後來還被二房東抄襲畫作而造成不小的騷動。


這個怎麼看都像是歐巴桑的機器人艾妲,事實上是M記總部最有實用性的助手以及搜尋裝置,和她相連接的HEYDAR電腦,可以搜尋到任何網路或是電話甚至電視廣告的訊息。

她時常對於老闆以及溫蒂說出一些冷嘲熱諷的話語,但事實上她對他們的反應根本就不感興趣,在這部影集她被破壞了好幾次,但沒多久上級「O2STK」就會立即把新的艾妲送到總部,而且記憶還是保留下來的。興趣是上網看拍賣以及無聊的肥皂劇還有偷窺M記幹員的生活。


而底下這位性感的甜姐兒蕾西是溫蒂的室友,是個行動派抗議自由藝術家,溫柔傻大姐個性的她深受溫蒂及其老闆的喜愛,認為她是「她們最重視的人」而不願意讓她被捲入世界毀滅的危機之中,因此蕾西並不知道她的室友的真實工作內容是什麼。

蕾西的母親芭芭拉是簡稱M.D. Ph.D.的多頭銜博士,因此忙得並沒有任何時間來看女兒的表演,而蕾西可能也是受到其影響,致力於環境保護的行動,時常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向世人表示抗議。喜歡看心理節目以及偶像團體「大學歌迷會」還有溫蒂的老闆。


頂著阿福羅頭的挪瑟也是溫蒂非法分租大樓的住戶,是個街頭音樂表演藝術家,時常坐在溫蒂家門口,尋求歌曲的靈感以及人生的方向。

他最拿手的絕技就是點歌遊戲,所有觀眾點的歌曲他無一不曉,但是從來沒有人聽到任何他表演一首曲子過。另一個身份是傳說中的天才腹語術表演家,聽到他名字的對手都會自動棄權。


最後要說的這位帥哥泰勒在某方面可以說是第二男主角,他曾經是下任M記特警的候選人之一,也因此他常會被捲入事件之中,迷人的魅力以及誠實的個性讓溫蒂極具好感,目前兩人交往中。

泰勒在初登場的那集,因為腦部受到撞擊而失去與溫蒂相識的兩天記憶,不過後來兩人再度重逢並成為男女朋友。現在在製作uMASTER掌上型裝置的公司FATBOY中擔任特助,這間公司的真實面貌目前尚未明朗,但是我想應該會與以後的故事有所關聯才是。


第一季的十二集播映完畢,但是我還挺期待下一季的到來,這是繼「特勤無間」(the BEAST)之後最令我期待的影集之一,希望他們不要被腰斬才好,這世界是很現實的,可不像M記特警們出出任務就能拯救的了的。



2009/07/17 不知不覺就變成愛看影集的人了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那麼就來一段思凡吧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還沒念國中。想當然爾,那時當然不懂整部戲在表達什麼,只覺得這些唱戲的人怎麼這麼奇怪,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豆子被帶到宮裡,被那看起來陰陽怪氣的公公給撲倒,我媽還很納悶公公要怎麼對小朋友...嗯,總之就只記得這一段,看到後面我如果不是睡著,就是覺得很無聊跑去看漫畫了。事隔多年,前陣子又把這部電影找出來看,結果長了好幾歲,卻還是不能了解整部電影在表達什麼。


程蝶衣,也就是小豆子。在他根本就算不上童年的童年裡,被唯一依靠的母親給切斷了多餘的枝指,就是為了能讓他進入戲園裡討生活,也在此與母親別過,此後再也沒有相見。在他的心中相當渴望母愛,卻又對女性抱持著一種不諒解的妒忌心理,自己不是女性,深愛的大師兄想當然爾終有一天會娶妻而絕對不是自己,在這種種的變異心理之中,造就了他悲傷難以改變的一生。他寫了好幾封信給母親,但從來沒有一封是真正寄出去的,又眼見師兄寧可娶紅樓女子
,也不願意就這麼跟自己唱一輩子的戲,就連那本應是知己的袁老闆,卻原來也不過是個投機之徒。無所依靠的他,就只能靠著毒品麻醉自己,而隨著時代轉變,傳統的戲班生活已不再為重,取而代之的是標榜新主義的時代戲,就連他親手帶大的小四也背離他而去。最後,輝煌的一生成為過往雲煙,曾經站在最華麗的舞台上接受全中國人的喝采,也曾經在日本人的堂會裡為日本人唱戲,當共產黨社會主義批鬥躂伐之際,他還是選擇了要走自己的路,無怨無悔地以虞姬的身份死去。


段小樓(段曉樓),在戲班裡是大師兄,是小豆子的依靠,是演出霸王的角兒,卻也是最不符合霸王氣度的,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也許是溫柔體貼的大師哥,也許是盡義顧家的好丈夫,但在利與義的邊緣,最後他還是決定選擇屈服強權大利,卻不是懷著霸王氣度悲壯而死。在戲園初亮相前夕,因為小豆子總唱不出那一句我本是女嬌娥,戲班可能就因此而無法上台,權衡之下他只得強逼小豆子成為他不想成為的那個角色;在批鬥舊文化前夕,他雖說不會放棄自己的妻子,但在最後卻又大喊著劃清界線。他的一句戲言就能娶妻,一句戲言就令師弟苦苦尋劍,一句戲言就差點令自己陷入死地。他是兩個人都愛錯的男人,兩個把自己的一生都壓注在他身上的男人,也許他是見利忘義貪生怕死之輩,也許他是知道自己其實是妒忌袁世卿的。他是霸王,卻也不是霸王。


菊仙的角色定位是相對於傳統女性形象的軟弱被動,靈活的手腕以及強硬的態度,造成了她與程蝶衣正好是表與裡完全相反相對的典型。出身於妓院的她,對於出入應對的手段與演技自然非常得體。雖然她妒忌程蝶衣與段曉樓之間的感情深厚,卻也對於蝶衣表露出自身的母愛,儘管蝶衣從來沒有承認過她是大嫂的這件事實。她寧願容許自己的丈夫做簡單生意過樸實生活,也不願意讓霸王站上舞台,總是身處危境之中。而儘管她想要掩沒那一段過去,卻永遠也洗不掉自己曾經是紅樓女子的事實。她為了丈夫無怨無悔,但在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愛錯了人,良人不是霸王,只是個為求生而不惜與自己劃分界線的軟弱男人。她是新時代女性敢愛敢恨的象徵,但事實上卻也是無情輿論逼迫之下的悲劇角色。


貫穿整部戲的是一柄劍,這柄劍讓小豆子苦苦追尋,是他渴求愛戀得到結果的象徵;這柄劍是霸王惹禍的一個元兇,導致自己最終求饒屈服;這柄劍是種下段小樓對於程蝶衣與袁世卿之間曖昧而不得求解的心結的因子;這柄劍是新舊時代劃分為二的典型,曾經是身份地位象徵的寶物,變成了一樣求證威脅的道具;這柄劍,最終還是握在虞姬的手上。


雖然這不是一部商業化的電影,但卻無庸置疑地是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也許觀眾們看到了政治的變遷更動,也許觀眾們心疼主角們的艱辛悲痛,也許觀眾們發現了隱喻的意義象徵。無論如何,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2009/07/14 片尾曲也很好聽喔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假裝「披著惡魔皮的男人」的男人

來聊聊我的另一位老朋友:Marilyn Manson瑪麗蓮曼森
最近他們又出了一張新專輯THE HIGH END OF LOW
圖片(來自wikipedia)裡Mr. Manson頭上著不知道是燈管還是某種發光體的東西,想要告訴人們這世界的五光十色是多麼地虛幻而骯髒的。


算一算也可以稱為一個「廿年老團」,最早聽到的MM是離經叛道三部曲,正合一個應付聯考的卑微高中生的心聲,為什麼這個世界總是這麼在乎形象呢?難道我們就不能反神反社會嗎?這個鬼吼鬼叫老愛操人家叫人吃屎的性變態,簡直就是我們心中的暴力轉化為人形及音樂出現在我們面前,對他的喜愛差不多可以說是崇拜了。


十年後的現在來看,其實他也不過是個廣告形象,跟某些露臉就一定要露奶然後喊個什麼很大的SG一樣,不過是個靠包裝的藝人,Brian Warner反正上了鏡頭就要叫做Marilyn Manson,就非得穿著像個病人,唱些反抗宗教反抗媒體反抗社會的歌曲,來打造他獨一無二的Antichrist Superstar。


事實上Marilyn Manson不但是個歌手,其實他也是個藝術家,在他的官網上可以看到他的畫作,大家都知道他如果不當歌手也許會去當個牧師,也知道他事實上很正常不像他表面形象那樣瘋狂戲謔(基本上他還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看一下有名的科倫拜紀錄片就能略知一二了),不過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是其實他也是個有點無奈必須靠這個噁心形象包裝才能繼續在舞台上當他的藝人,所以也只能靠一些傳聞來炒熱知名度,例如他曾經動過手術去掉一根肋骨然後可以自己幹嘛幹嘛的這種沒人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很有力的花邊,就跟綠洲兄弟老愛嗆人跟人打群架的新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一張的專輯「吃我喝我Eat Me Drink Me」,可以看出MM老兄想要改變一下形象,走類似HIM那種大玩性與愛與死亡交錯的把戲,或是像Kiss老傢伙們一樣不再濃妝艷抹來唱唱另類情歌,不過似乎得到的評價並沒有很高,其中當然也跟團員的更換有很大的關係。(就我所知,不是很多人喜歡那個歪嘴巴的Tim Skold)也許大家還是比較喜歡嘶聲喊叫大罵你娘卡好的Marilyn Manson,而不是寶貝我愛你愛到幹死你的Marilyn Manson。


於是乎,歷經了分分合合,MM終於又找回了多年的相棒Twiggy Ramirez,完成了這張新專輯「高潮迭起THe HIGH END OF LOW」(其實我現在真的覺得中文翻成什麼都無所謂了所以我決定自己取一個。)乍聽之下會有種「哇喔這老變態又回來了」的感覺,不過事實上在失去了John 5、M.W.Gacy以及Ginger Fish這些強檔卡司之後,整張專輯還是會少了味道,沒有瘋狂搖擺的吉他聲,沒有震動人心的鼓聲,沒有補強妖氣的鍵盤,即使有Twiggy獨特的節奏感,還是沒有辦法彌補空缺,就只能剩下主唱也是樂團代表的Mr. Manson來獨撐大局。


就老樂迷如我這般來看,如果MM不能重回以往的Mar1lyn Man5on而是現在不知怎麼拼湊的MA(rilynso)N,就難有超越「黃金怪誕年代The Golden Age of Grotesque」的完整專輯,也很難突破「AMH離經叛道三部曲」所帶來的輝煌成就,只會增加越來越多躺在地上打滾大喊「這不是MM這不是MM」的聽眾們。


我想,他還是很想改變形象,不想老是讓人以為他是「穿著馬甲教壞囝仔大小的MM」,只不過也許還需要花點心力去轉變,但不管怎麼說,他絕對不是去當公益大使的最佳人選。



2009/07/05 怎麼說他們也是平均年齡近四十歲的人了啊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MAN vs ROBOT

今天在我列表上「近幾個月來觀看時間最長」的那個頻道,播映了Will Smith的舊作「I,ROBOT」(中譯機械公敵,港譯智能叛變)因為從來沒看過,所以今天就又花了兩個小時半看這部電影。


其實科幻電影是很有趣的,不只是在特效上的視覺震撼,在某些「科學與倫理」的課題上也有相當豐富的議題值得探討:例如人類過度仰賴電腦網路自動普及化所以造成了the MATRIX;為了有效控制犯罪,所以有了Equilibrium及Minority Report;想要追求更進一步的機械自主進化,才會有Terminator以及這部I,ROBOT(想要講很多,可是真的是講不完)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Alex Proyas,說實話我完全不認識他,但他很成功地應用了「科幻片就是要加上動作」這個不知道哪個導演發明的理論,讓我們的男主角除了秀肌肉之外還表演幾招飛車擊發這種只有小馬哥才做得到的絕技,更甚者,在這科幻動作片裡,就連機器人都得賣力地展示拳腳功夫,才能保證這部片的票房。


雖然說這部片叫「機械公敵」,但我很想知道究竟要解釋為「機械人是人類公敵」還是「有妄想症的主角是機械人的公敵」才對,不過就台灣譯中文片名的功夫來說,我想應該是從字典裡隨便找兩個跟劇情或是跟演員有關係的名詞組合在一起,念起來順口老闆大概就說ok了(就好像我這一輩子可能都不能理解為什麼Equilibrium跟MATRIX這兩片的中文名字會扯在一起?)


科學倫理這一類的議題,我想依我的教育程度應該沒有辦法解釋,但是這部電影除了講到「潛在威脅性的機器人」這個論點之外,其實我想多多少少也諷刺了種族歧視這種敏感的話題。想提有點遠的就是,有部跟吸血鬼有關但是我完全忘掉叫什麼名字的電影裡曾經出現過一句話:「一個白人殺了人,只有那個人是嫌疑犯;但一個黑人殺了人,所有的黑人都是兇手。」就蠻適合套在這種不信任外來種族的劇情裡,我想有在澳洲被人家排擠過的朋友們應該都會有所認同。(可是我也同樣很納悶為什麼吸血鬼的電影裡會出現這麼了不起卻又這麼不搭軋的一句話出來)


任何路,其實這部電影就特效來說很不錯,有時候看電影也不需要花這麼多心力去研究這個研究那個,只要看得爽快不會覺得浪費兩小時就夠了。除非是像我這樣的傻瓜,以及那些看同部電影幾十次的更傻的傻瓜們,決定走這條不歸路的時候,可不是說「這部電影好棒啊」就能草草了事啊。



2009/07/04 今天讓我想起了Will Smith的另一部電影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歡迎來到恐懼的深淵

因為「the Middleman超級英雄」改到凌晨一點這種完全不受矚目的時段,
令我不得不使用這空餘的時間邊等邊發表今天看鱷魚工廠...不是,是「史蒂芬金之噩夢工廠Nightmares & Dreamscapes: from the Stories of Stephen King」的心得。


由於這部影集掛上史蒂芬金的名字,讓我的興趣及期待變得相當濃厚,雖然我跟他完全不熟,但我小時候曾經被他的「禁入墳場」電影給嚇得好幾年不敢晚上出去尿尿。以一個小說家來說,史蒂芬金的產量真的是多到嚇人,在大一點的書局經常可以看到整個櫃上滿滿都是Steven King的橫列專區(在澳洲時真的是這樣子,令我覺得真是莫名其妙。)也因為如此,SK的小說改編電影也不在少數,例如「1408」、「迷霧驚魂the Mist」、「捕夢網Dream Catcher」以及Pauljay一直跟我推薦的「秘窗Secret Window」,除了恐怖電影之外,像「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以及「勿忘我Hearts in Atlantis」這些經典電影。


也因為改編電影太多,導致影片的水準參差不齊,只要掛上「史蒂芬金」的名號,時常都得到像「啊!又是不恐怖的恐怖片」或是「靠!根本不知道在演什麼的恐怖片」這一類的批評,其實是有失公平的,SK的恐怖小說,大多是以「人心本身的恐懼」為主,而不是像東方人那一類「有鬼從背後來」那樣以突然嚇人為藍本,基本上我想還是文化不同的關係。(在這一點上,其實跟伊藤潤二式的恐怖有異曲同工之妙)


言歸正傳,這次的「噩」影集是07年發行,已經是說不上新的影集了,以八篇分開式的小短篇各自為恐怖做出詮釋。今天演的第一集是「戰場Battleground」,全集最精彩的就是一句對白都沒有,不但戲很緊張,連觀眾看得都很緊張,深怕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會漏掉唯一的對白(不過就我今天注目凝視的結果,好像真的是一句話都沒有說。)劇情本身倒是很簡單,就是成人血腥版的玩具總動員,一個大男人對抗一群玩具軍隊的故事,裡面最特別的是,沒有人會懷疑那些玩具為什麼會動,只會注意到那些軍隊的部署及攻擊,還有男人看似無助卻又拼死抵抗的演出,以及到了最後看著那音樂雕像的轉動,一切荒謬而恐怖的侵襲在這裡劃下句點。


第二部的故事是「鬼踞區Crouch End」,一對美國來的新婚夫婦無意間闖入英國的扭曲空間,在當中不僅迷失了方向,甚至連靈魂都被吞噬掉。這個故事有點類似「沉默之丘」,同樣都是存在著卻又不存在的地方,故事本身的恐怖點在於,你可能以為自己都在安全的地方,卻有可能一步就踏入了生與死的交界點,恐怖到連我都不太敢舉例,有那種「說了搞不好就會實現」的想法。為什麼會有作家寫得出這種東西呢?


坐在沙發上的兩個小時,對於今天新播的影集,我感到相當滿意,至少不會覺得浪費時間,也很期待下個星期四的晚上會得到什麼樣的恐怖感。(前提是沒有任何工作或上課,因為好像不會重播)晚一點要繼續收看可能是不受歡迎所以被改時段的「the Middleman超級英雄」。最後要小小抱怨一下我家的電視收訊真的很糟,隨便下個雨就會斷斷續續的。




2009/07/02 又是晚上不敢去廁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