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看第一集的時候我才小學四還五年級,那是個得謊報年齡才能進電影院的時代。
前兩集是史蒂芬史匹柏的名作,特別是第一集所帶來的震撼,
對於觀眾以及所有電影業來說,無非是一個特效工業的劃分界,
(我敢說第一次看見雷龍在吃草的時候沒有人是不驚訝的。)
是宣示著電影工業開始走向新時代的里程碑,此後我想也沒有電影是不做特效的了。
(至少對好萊烏而言是這麼一回事)
有時候在想,第二集當大雷克斯龍完全不照劇本演跑到美國本土之後,
為什麼還要拍第三集來拍砲灰呢?
每部電影都該有它存在的價值,即使爛片也是如此。
但是J3基本上還不算爛片,因為它畢竟講到了一些概念。
延伸「生命會找出路」的理念。
第二集的時候,已經證明了恐龍在地球生活了幾百萬年,
牠們也絕不是冷血的動物,甚至已經有家庭觀這種東西。
所以雷克斯夫婦在第二集中儼然從殺手變成優良父母,
不但會為找孩子奔走千里,也會擔心小朋友將來長大不能獨立所以教牠打獵。
照道理,前兩集已經結束了恐龍家庭的話題,
第三集的產生,不過是服務戲迷們,讓可憐的葛蘭博士再度被獵殺,
以及講述另一個會注重家庭觀的族群,迅猛龍們。
迅猛龍從以往的研究來看,都認為是具有相當高智力的一族,
不管是從龐大的分支或是最早追溯的起源,
這種恐龍本身不但聰明,而且還會學習。
雖然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發現恐龍們具有「文明」的證據,
但是遠古的大朋友們相信也不會知道那些身份為糧食的哺乳類會有今天的地位吧?
因此,第三集讓迅猛龍們也在島上進化,
不但有溝通的本能,甚至已經和猿人一樣擁有家庭的概念。
更甚者,已經進化到有髮型,也就是審美觀。
雖然說不可考,但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不落霸王龍後,迅猛龍們也從鬼祟賊盜的身份,
變成了追蛋一族,為了自己的孩子不顧危險(?)地去追擊人類,
這點跟把葛蘭博士騙來的那對父母正好相呼應,
所以最後是母親把蛋還給了母親。
(我想最後那隻沒頭髮的應該是母親,畢竟侏儸紀公園是個母系社會)
第三集的另一個賣點,是我本身最喜歡的食肉傢伙,棘龍,學名是Spinosaurus。
這種恐龍的特點就是背上有一大片風扇,相當詭異的骨骼。
棘龍在這一集裡代替了以往的雷克斯龍擔任big boss,
也是另一隻不照劇本演出的角色,沒人知道牠是從哪兒來的。
甫出場時硬逼另一隻雷克斯龍下台領便當,來顯示主權以及威脅性。
(這集出現的雷克斯長得跟以前不太像,很有可能是第二集到美國的小傢伙長大的樣子,真可惜,虧你爸媽把你養這麼大,一下子就下台了。)
對於棘龍到底是四足類還是兩足類的食肉動物,目前似乎還沒有正確定論,
不過在電影中的大傢伙的確是用兩隻腳在走路,修長的雙手便可以進行捕捉,
這使得牠在掠食者的身份上,較前爪萎縮的霸王龍來得有優勢。
(不過其實雷克斯還是最有人氣的猛將,雖然不一定是最厲害的)
講了這麼多,到底第三集值不值得推薦呢?
我個人是認為,三部曲都有自己的主軸存在,姑且不論劇情的白爛程度,
基本上都很值得一看,反正沒什麼人有被恐龍追殺的經驗,透過電影至少可以體驗一下。
2009/06/20 這根本就是一個恐龍愛好者的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