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MAN vs ROBOT

今天在我列表上「近幾個月來觀看時間最長」的那個頻道,播映了Will Smith的舊作「I,ROBOT」(中譯機械公敵,港譯智能叛變)因為從來沒看過,所以今天就又花了兩個小時半看這部電影。


其實科幻電影是很有趣的,不只是在特效上的視覺震撼,在某些「科學與倫理」的課題上也有相當豐富的議題值得探討:例如人類過度仰賴電腦網路自動普及化所以造成了the MATRIX;為了有效控制犯罪,所以有了Equilibrium及Minority Report;想要追求更進一步的機械自主進化,才會有Terminator以及這部I,ROBOT(想要講很多,可是真的是講不完)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Alex Proyas,說實話我完全不認識他,但他很成功地應用了「科幻片就是要加上動作」這個不知道哪個導演發明的理論,讓我們的男主角除了秀肌肉之外還表演幾招飛車擊發這種只有小馬哥才做得到的絕技,更甚者,在這科幻動作片裡,就連機器人都得賣力地展示拳腳功夫,才能保證這部片的票房。


雖然說這部片叫「機械公敵」,但我很想知道究竟要解釋為「機械人是人類公敵」還是「有妄想症的主角是機械人的公敵」才對,不過就台灣譯中文片名的功夫來說,我想應該是從字典裡隨便找兩個跟劇情或是跟演員有關係的名詞組合在一起,念起來順口老闆大概就說ok了(就好像我這一輩子可能都不能理解為什麼Equilibrium跟MATRIX這兩片的中文名字會扯在一起?)


科學倫理這一類的議題,我想依我的教育程度應該沒有辦法解釋,但是這部電影除了講到「潛在威脅性的機器人」這個論點之外,其實我想多多少少也諷刺了種族歧視這種敏感的話題。想提有點遠的就是,有部跟吸血鬼有關但是我完全忘掉叫什麼名字的電影裡曾經出現過一句話:「一個白人殺了人,只有那個人是嫌疑犯;但一個黑人殺了人,所有的黑人都是兇手。」就蠻適合套在這種不信任外來種族的劇情裡,我想有在澳洲被人家排擠過的朋友們應該都會有所認同。(可是我也同樣很納悶為什麼吸血鬼的電影裡會出現這麼了不起卻又這麼不搭軋的一句話出來)


任何路,其實這部電影就特效來說很不錯,有時候看電影也不需要花這麼多心力去研究這個研究那個,只要看得爽快不會覺得浪費兩小時就夠了。除非是像我這樣的傻瓜,以及那些看同部電影幾十次的更傻的傻瓜們,決定走這條不歸路的時候,可不是說「這部電影好棒啊」就能草草了事啊。



2009/07/04 今天讓我想起了Will Smith的另一部電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