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金馬奇幻影展當中,船長有幾部電影很想看,但是時間上並不允許所以作罷。但幸好其中有一部電影本身很吸引我,甚至到了「沒辦法去也要去看」的地步,那就是這部「ink」(中譯陰間說書人)
名字聽起來很詭異, 加上宣傳照上面四個眼睛會發亮的怪人,乍聽之下會覺得這是一部恐怖片,大概是大法師一類的東西,但事實上故事並不是如此,而是相當本格派的奇幻電影。
在現實之外的另一個世界住著說書人,專門為睡夢中的人們帶來好夢,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的目標,在夢裡都能滿足,當人們醒來後,會對人生感到更大的希望;當然有好夢也會有噩夢,說書人的敵人就是夢魘,專門為人們帶來絕望以及負面的想法。電影裡這兩個勢力互相競爭,而捲入其中的,就是希望成為夢魘一份子的鬼魂陰客(ink)以及被他帶走的小女孩Emma,以這兩個角色為主所產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導演Jamin Winans似乎不大有名氣,而事實上這部電影也是所謂的獨立製作,能用到的資源並不像Hollywood一樣幾近無限,整部電影用到的預算,大概就跟美國電視影集演一集的成本差不多。因此在電影中看不到華麗的視覺特效或是大場面,取而代之的是導演對於場景的創意,以及藉由變換色調來加強視覺感,荒廢的小屋經過暗色渲染之後就成為了迷幻的場景,平凡的人物過度曝光後就變成了天使一樣的存在。雖然看起來仍有粗糙之感,但導演巧妙的說故事才能,則彌補了這段空缺。
奇幻故事的要素,時常會將現實生活中負面的一部分,歸咎於無法察覺的精靈角色們的所作所為。電影裡的夢魘,除了在睡夢中給予噩夢之外,也會在現實生活裡對著人們耳語,讓他們對這世界產生不滿,產生絕望,進而消極地看待自己的人生,然後再把這些人拉入自己的組織之中。這令人不禁想起小說「默默」裡的灰色男人們,同樣是讓人忘卻生活美好的角色,讓人失去人情味,變成冷酷而計較的機械化動物。
我想我們的現實故事中,這些惡意角色們肯定是勢力龐大而得勝的一群,而不像美國電影中告訴大家的總是邪不勝正。
就如同上面的標語所說的,ink這部電影本身其實就是部奇幻童話,寄寓其中的是人們的思考與反省,在這個被資本主義摧毀的社會裡,失去了什麼的我們,是否應該停下來看看自己的夢,是成為人人崇敬的上位者,或者是美好家庭裡的一份子?
2010/04/16 依照慣例,電影散場的時候我也趕快把眼淚擦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