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重新喜歡吃自己喝自己—《Marliyn Manson 「Eat Me Drink Me」》

pic from wiki


很久很久以前,記得船長曾經說過很不喜歡「Eat Me, Drink Me」這張專輯,理由之一是因為這張專輯不但沒有了Twiggy,連John 5跟Gacy也都離團,整個團的曲風幾乎完全是剩下歪嘴哥Tim Skold來負責,自然跟當初的MM有多少的出入,少了瘋狂的吉他及明快節奏的貝斯,這張專輯顯得相當的「平」,除了偶爾還可以從Fish的鼓聲中找到一點AMH的影子之外,這張可以稱為「抒情歌曲」的專輯,其實真的是一點都不得船長的喜好。


另外一個重點是,這張專輯的主題跟以往的離經叛道比較不一樣,Eat Me Drink Me比較偏向於「不正當的愛情」以及「愛欲引發的罪惡」這樣子的拔辣....我是指流行的內容。由於MM唱情歌真的非常地令人不習慣,整張專輯竟然找不到一首嘶吼鬼叫的歌,那還算是Marilyn Manson嗎?因此這張專輯的甫出之際,船長自己聽沒幾次就打入冷宮,連自己有買這張專輯這回事都給忘掉了。


不過呢,正好船長這一陣子有些情感方面上的問題(?)加上偶然聽到專輯裡的歌曲「Putting Holes In Happiness」,發現裡面的調調竟然跟現在的心情一樣黑暗而絕望,不知不覺,塵封快三年的專輯,現在變成船長狼愛趴裡面的座上賓,只能說MM的這張專輯雖然拔辣到不行,歪嘴哥Tim Skold的技巧雖然真的很討好吉他手,但是裡面的曲子,倒真的是和傷心人的想法不謀而合。(歌詞我沒什麼研究,反正都是英文)


有人說MM的歌大部分都是反骨反政府反社會的兇暴精神,甚至連美國媒體都說他們是「天下父母的噩夢」。但是其實MM也以歌曲傳達了很多無奈以及悲哀,只是不像別人以「關懷世界受害者」的角度,而是以「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壞事?」的方式來說明,就好像很多父母親看完「艋舺」都說這部電影教壞大小朋友而沒辦法了解到其實這是勸人不要加入黑社會一樣。大多數人們習慣看外在的表面而不去思考內在的精神,這是資本主義下的某種文化產物,卻也是最主流的生活方式。


因此,MM之後的一張專輯「The High End of Low」就是在闡明現實社會被金錢物欲給支配的情況,他連這都設想到了,還真了不起。而那時船長還在想著「這張專輯怎麼這麼不暴力啊?」這樣的問題。


總之,有感情問題的朋友們可以來聽聽這張專輯。(當然是要聽搖滾的才行啦....一般人還是不太會接受的。)就算得不到解答,至少可以有些共鳴。最後送上這張專輯的主打歌,跟心形眼鏡比起來現在我比較喜歡這一首:




2010/04/07 所以說,喜好真的是會隨心情而改變的。

沒有留言: